当前位置: 首页| 青联动态| 青联头条| 正文

广大港澳学生、教育工作者热议习近平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回信

来源:全国青联2023-07-29

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24日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在港澳大中学生、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充分体现出对港澳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待,要牢记和践行习近平主席嘱托,大力弘扬爱国爱港爱澳精神,为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香港培侨中学中五班学生蔡彬楠:习近平主席是国家最高领导者,没想到竟然会给我校学生回信,第一次感受到习主席距离我们那么近。回想起几天前,我仔细聆听了郑雁雄主任宣读的习主席回信,越听越让人感到热血沸腾,这封信不但表达了对我们香港青年的认可,还能看出习主席对香港高度重视。信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希望我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并鼓励我们深刻了解国家大事及世界发展。我会牢记习主席要求,力所能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好好学习,多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了解祖国,了解世界,今后为国增光添彩。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学生姚琦燊:习近平主席给培侨中学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回信中饱含着习主席对香港青年的关怀和重视,也蕴含着习主席提供给香港青年的成长奋斗指南,激励着我们为香港的发展稳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我一定会不辜负习主席的良苦用心,好好学习、勤勉实践、锐意进取,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尽快成长为新时代好青年,为建设香港、建设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香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陈怡晴:作为一名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我一直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热情,而且曾经到上海的昆剧团实习了一个多月。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勉励香港青年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发,更让我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决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前往内地的文博机构学习实践,进一步体验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加系统地学习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及市场学系学生陈彦锜:习近平主席的回信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对于我们香港青年的关心关怀,其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句更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今年暑假,我有幸到上海国泰君安并购及国际事务部实习,在锤炼专业本领、增强生活技能的同时,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更对我们的国家制度、经济发展、风土人情有了直观立体的感受,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担当、未来的努力方向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知。我会再接再厉、持续奋斗,早日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


香港树仁大学工商管理系学生陈浩贤:作为培侨的校友,看到习近平主席回信,我感到十分兴奋。看到学弟学妹们的朝气和活力,收到习主席给学校回信之后的激动,我们深感自豪。作为一名培侨人,我们始终将爱国爱港放在第一位。培侨作为爱国学校的先行者,为国家建设和香港建设做出了许多贡献。为了培育学生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培侨中学通过举行升旗仪式,加强学生对香港的自豪感,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杜伦大学金融系香港籍学生林峻锆:习近平主席的回信让我和身边很多同学朋友都深受鼓舞,从回信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习主席那颗一直惦记香港和香港青年的心。我了解到,为了帮助香港青年更好成长发展,这些年来国家开展了很多香港青年赴内地交流实习活动,我也有幸参与其中。在内地实习的一个多月,我亲眼见证、切身体会到了习主席和国家为我们悉心营造的良好环境、搭建的广阔舞台、提供的丰富资源,与此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使命。我会牢记习主席殷殷嘱托,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瀚工程。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澳门籍学生蔡铭骏: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回信饱含深切关怀和殷切厚望,作为一名澳门青年,我也同样备受鼓舞和启发。此前我还学习习主席在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参观时的讲话以及今年5月给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的回信,我发现习主席对香港和澳门青少年的关心、要求和期待是紧密贯通的,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也是高度一致的。我们会牢记嘱托、自强不息,将青春底色浇筑在国家和港澳建设的蓬勃事业上,在祖国大地上奋力书写好华美的港澳青年篇章。


复旦大学心理学专业香港籍学生冯福弘:虽然自己不是培侨中学的校友,但阅读回信依然让我觉得习近平主席就是站在我面前向我娓娓道来、语重心长,引起了我强烈的情感共鸣。习近平主席在很多场合提到过“祖国和香港的未来,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这次又在回信中对我们提出“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的期待,让我真切感受到习主席的认可和厚望,备受激励鼓舞。我会牢记习近平主席的谆谆教诲,不断提升自我,切实肩负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香港籍学生李盈:虽然没有机会亲身参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与“天宫”航天员互动等活动,但这些活动我都有所关注,自己在内地求学时也参与了很多实践活动,习近平主席回信里的一字一句都让我感同身受、颇有共鸣。学习习主席的回信,参加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活动,也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身为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我将不断强化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使命担当,为香港的繁荣发展、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东南大学香港籍学生吴绮怡:习近平主席这么忙,还抽出宝贵的时间给香港培侨中学的同学们回信,而且我注意到这样的回信不是只此一封,习主席和香港青年一起参加活动、深切寄语香港青年更不是只此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广大香港青年在习主席心中的分量,也体现了广大香港青年在香港发展、在强国建设、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反复阅读这封回信和习主席在其他场合讲过的话,我备受鼓舞,也倍感责任之重大。我会从此时此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学知识、长本领、提能力,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香港青年。


暨南大学国际政治专业香港籍学生邹明蓁:习近平主席的回信篇幅不长却饱含深意,字字句句透露出对我们香港青年关爱和期盼,亦为我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道路。不久前我前往中华文化学院参观学习,还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让我对回信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自己作为一名香港青年肩负的使命与担当有了更加清醒的认知。我国正处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阶段,需要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我会按照习主席为我们指出的方向努力奋斗,在祖国发展的大舞台上绽放自己的青春之花。


香港圣士提反书院学生吴天怡: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为中我们指出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鼓励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求我们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充分认识世界发展的大势,锤炼过硬本领。我会牢牢记住习主席的教诲,多读书、多实践、多走走、多看看,也会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到内地的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将来积极投身国家发展建设大潮。


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高一年级香港籍学生麦港贤: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香港青年发展的重视和关怀,令我备受鼓舞。作为在内地就读的香港青年,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应该牢记嘱托、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坚决拥护“一国两制”,成为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的爱国爱港青年。我相信香港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明伟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中提到广大香港同胞素有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肯定了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作为香港年轻学者我非常自豪,同时也倍感压力和责任。今后,我会牢记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要求,用好自己拥有的平台和资源,不断提升能力、积极发挥作用,在自己成长为可用能用好用的社会支柱的同时,为香港、为国家培养更多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青年人才。



全国青联委员、香港培侨中学教师穆家骏:作为培侨中学的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任教于中国历史跟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教师,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和其中呈现出的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极端重视,让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我所教授的课程与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习主席的回信是对我所从事事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勉励。我会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兢兢业业履职尽责,力争为国家培养更多爱国爱港的好青年。


香港大学金融及市场营销系学生黄嘉敏:习近平主席的回信饱含对香港青年关心关爱,再次重申爱国主义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亲眼见证了《国安法》的颁布实施,亲眼见证了香港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良好局面,亲眼见证了“一国两制”的“香港号”航船破浪远航,这一切充分证明伟大祖国始终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内地同胞始终是香港青年最贴心的朋友和家人,爱国爱港情怀始终是我们骄傲和传承。爱国主义的种子已经在广大香港青少年心中扎根萌芽、蓬勃生长,我们定会不负所望,以一颗赤子之心共同守护国家安宁、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香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李采禧: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香港同胞素有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我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时就已经初步明确了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今年有幸参与港澳与内地青少年实践交流活动,到宋庆玲故居、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大数据中心等地进行参观,进一步增加了对文化和国情的了解,进一步感受到国家的科技实力进步,极大强化了自己的国民意识和国家认同,也真切感受到新时代香港青年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我会牢记习主席的深切寄语,赓续爱国爱港精神,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努力增长个人才干,为国家强盛和香港繁荣贡献力量。


伦敦艺术大学当代媒体文化专业香港籍学生区凯琳: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让我深受启发和触动。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是我们最安全的港湾、是我们最大的底气,是每一个中国人能够幸福生活、充分发展的最根本保障。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我们国家应对世界局势的一个重要接口,香港青年是否爱国对于这个接口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至关重要。斑斓香江、千帆竞速,我们会不辱使命,弘扬爱国传统、厚植爱国情怀,积极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兰卡斯特大学香港籍学生胡日骞:“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一名背井离乡留学海外的香港青年,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对我们来说更加具体可感,祖国一直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牵挂,更是我们在异国他乡求学奋斗、努力拼搏的动力和底气。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强调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勉励我们厚植家国情怀,我深为认同更深有感触。我会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好好学习知识、好好开拓视野、好好增长本领,为香港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为民族的复兴立鸿鹄志、做力行者。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香港籍学生秦阳: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指出了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并向大家提出了“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的具体要求。我会牢记习主席的嘱托,按照习主席为我们指明的努力方向,把握住自己在内地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实践教育活动,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和制度机制,不断为心中爱国主义的种子灌溉施肥培土,努力成长为深深热爱祖国、具有足够能力和本领的优秀香港青年,为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贡献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高二(6)班香港籍学生陈俊谚: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对我来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对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习主席自身具有的那份爱国之情和家国情怀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作为一名在内地读书的香港中学生,我非常珍惜自己具备的机会和条件,我会认真上好每一堂爱国主义理论课程,积极参与每一次爱国主义实践教育,深入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国家制度,厚植家国情怀,将来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广东省青联常委、励进教育中心总干事杨学霖(香港籍):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港澳青少年培养爱国主义、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次的回信中再次进行重申,可见用心良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知道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加强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事关香港长治久安,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工作。我会立足本职岗位,抓住每一个机会向广大香港青少年讲好香港故事、中国故事,帮助广大香港青少年了解爱国爱港历史、厚植爱国情怀。



香港培侨中学学生陈蔓琳:收到习主席的回信后,我们感到十分激动、倍感振奋。主席在信中对我们的殷切期盼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我们香港青年的关心,又使我们感受到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身上所背负的建设祖国的责任、使命与担当。我们非常感恩习近平主席对我们的厚爱。我们一定会像习近平主席在信中所提及的那样,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将习近平主席对我们的期盼和鼓励化作我们日常学习的动力,激励着我们去接受各种挑战。


香港大学商业分析专业学生姚怡燊:作为培侨中学校友,看到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回信让我倍感荣幸和自豪。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勉励大家“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这是非常贴心地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手把手教导我们如何健康成长。习主席的良苦用心不可辜负,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不容浪费,我会牢记殷切嘱托、把握时代机遇,努力从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不断从实践中提升能力本领,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为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专业学生张榕江:习近平主席给培侨中学回信显示主席对香港青年教育的高度重视,我们作为香港青年深受鼓舞。习主席希望我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就是希望香港青年在努力学习书本知识时,也不忘将理论付诸生活实践。我们这一代香港青年生逢其时,要牢牢把握好“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带给香港的历史性机遇,把青春事业与香港、国家事业相结合,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香港青年的力量。


香港城市大学金融系学生郭仲轩: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深切寄语培侨中学的同学,其实也是对广大香港青年给予关怀、提出要求、发出号召。现在,我们的祖国已经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也给香港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对于香港青少年来说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会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胸怀“国之大者”、锤炼过硬本领,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当中,用自己的青春为香港、为中国的大好河山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余乐恒: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再次体现了他对香港青少年一以贯之的关心关切,这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惠港青年文件和政策,让我们直观真切感受到整个国家和全社会对香港青年的重视和厚爱,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就业创业等方方面面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贴心的支持和保障。我们会把握住难得机遇、用好资源平台、继续奋楫前行,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叶晴 :习近平主席勉励我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要通过积极参与实践锻炼本领、积累经验。特区政府出台了青年发展蓝图,对交流考察团、文化体验、实习实践等各类活动给予极大鼓励和支持,为我们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机会。我会认真参与这些活动,尽快成长国家需要的人才,将来携手共建美好香港、美丽祖国,共创美好未来。


暨南大学文学院香港籍学生许芝琳:目前,学校老师领着我在做一个叫做“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项目,旨在通过将传统工艺创新运用于中小学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更加直观了解非遗文化知识,更加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进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提到要“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这更加让我觉自己在做的这个项目非常有意义,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信心和决心。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香港籍学生吕婉琳: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勉励大家“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就像为我们打了一针“强心针”,让我看到了自己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的一片广阔天地。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的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同样也是我们广大青年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会紧紧抓住时代机遇、勇敢面对困难挑战,努力学习、提高本领、投身大局,力争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香港创知中学学生梁符琦:习主席的回信让我看到了主席对香港学生的关心和重视,让身为香港学生的我倍感惊喜,深深感受到自己将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国情考察活动越来越多,我也透过参与香港教育局、学校、社会各界团体所举办的内地交流团和比赛中,更了解国家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也发现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潜力。我期望未来能在内地升学、发展并就读感兴趣的经济类专业,不断钻研、努力奋斗,努力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毋负习主席对我们香港青年一代的殷切期盼。


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高二(5)班香港籍学生赵子焱:习近平主席给予我们的肯定和鼓励让我们很受鼓舞。作为一名香港青年,一直以来我都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中国人这个身份倍感骄傲自豪,我也深知这份骄傲自豪与祖国的强大和昌盛密不可分,我更明白这份骄傲自豪应当转化为我们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行动自觉和不竭动力。我会像习主席教诲的那样,更加努力学习知识、更加积极参与实践、更加努力成长成才,将来为建设香港、建设祖国贡献青春力量。


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理事长、濠江英才学校英文教师阮舒淇:我有幸从事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更有幸身处祖国发展腾飞之时,要把握住这个时代机遇,充分立足自身本职岗位,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教育港澳青少年好好学知识、认真练本领,引导港澳青少年正确认识历史、全面了解国情,帮助港澳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前进的目标航向,为祖国培养更多爱国爱港爱澳、可堪时代大任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