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联动态| 青联头条| 正文

70后院士、北斗女神、与核共舞......这是什么神仙局?网友:只有我在人间凑数

来源:光明网、中国网、新京报社、中国科学报 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州大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网2021-04-14

“国之重器,让人钦佩!”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靠才华”


“受益匪浅”


4月13日下午


近30万网友在“云端”集合


共同享用了一次“科技盛宴”


并发出一连串互动评论......


他们关注的这场

科技报国 创新自信

——“爱国·团结·奋斗”主题分享会

到底是什么“神仙局”?

快来跟着小编一探究竟!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

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这个“神仙局”

第一位主讲嘉宾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单忠德

1993年,单忠德本科毕业后,为响应学校号召,选择了相对艰苦的铸造专业留校读研。在他看来,没有好专业和差专业的区分,专业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这个专业学到什么。“看似不同领域的专业之间其实是有共通性的,学习是为了培养能力,通过学习过程使得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图为单忠德(左一)和研究生导师魏兵合影

硕士毕业后,他进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读博,并选择了3D打印的方向,在博士后期间又转向互联网方向;2002年,为完成学术报告前往英国卡迪夫大学访问学习。经过全面学习和锤炼,这位踌躇满志的青年坚定地走上了科研项目研发之路。多年来,他长期从事数字化机械装备与先进成形制造技术研究,在自动染色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数字化无模铸造复合成形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推动纺织、铸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与重大技术装备创新。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分享会上,单忠德院士从世界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状况、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政策建议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单忠德院士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明确提出了经济结构要更加优化,创新能力要显著提升,这也说明,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真正变成制造强国。

他勉励青年们奋发学习,

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产品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下功夫,

不断助力推动

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得到现场观众热烈掌声,

收获线上网友弹幕致敬!


“很有幸能和国家超级工程

共同成长”


第二位分享嘉宾是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家

徐颖

她长期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建设工作,并担任北斗系统试验系统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2006年,徐颖开始参与北斗二号卫星系统的研究工作。3年后,她博士毕业,进入中科院工作。2015年,32岁的徐颖成为中科院建院以来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2016年在中科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的一次公开演讲,让她声名鹊起,被网友们称为“北斗女神”。

“北斗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能够限制北斗的恐怕只有想象力。”分享中,徐颖研究员以“北斗系统建设与应用”为主题,讲述了“大国重器”的故事。“北斗想要做更好的推广和应用,首先要让更多人正确地了解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事业进入到全球服务新时代。开通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开启全球化、产业化新征程。据悉,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分享尾声徐颖的一番话

让人印象深刻、充满感动:

“我们这一代青年科研工作者非常有幸

遇上了‘北斗’‘天问’‘FAST’等国家超级工程,

并且能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

跟着这些国家大工程共同成长。

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身边科学家身上的

坚韧与力量。”


“我们也相信自己

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

从老一辈科学家手中接好接力棒,

能真正地

让中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做核安全的青年守护者

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第三位分享嘉宾是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教授

王殳凹

2003年,王殳凹考入素有“科技英才摇篮”之称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学典礼上,学校的一番寄语点亮了有志青年的科研梦:“机遇是造就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但它又是不确定的,智慧的人往往善于抓住人生机遇并充分利用。”这番鼓励被王殳凹铭记于心,科技兴邦的远大理想也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如果说进入中国科大学习是王殳凹迈开科研生涯的坚实一步,那么此后的海外留学又为他打开了更广阔的科研视野。本科毕业后,王殳凹分别在美国圣母大学锕系元素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西博格核化学中心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继续深造。海外的科研工作蒸蒸日上,满腹家国情怀的王殳凹却始终惦记着祖国,努力寻找回国效力的机会。就在国内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时,王殳凹选择了被外界称为中国放射医学“黄埔军校”的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

“身为科研人员,

最大愿望就是能用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工作

为国家的核安全保驾护航!”

多年前这份爱国情怀,

就已经在促动王殳凹勇攀科研高峰。

据介绍,2020年

王殳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

他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我也将继续努力,

争取早日转正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我将带领团队培养更多

我国目前紧缺的放射化学专业青年人才,

希望能共同为我国核能的可持续发展

以及核安全保障需求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要通过国际合作

共同解决人类社会核相关的

历史遗留问题。”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

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据悉,这场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秘书处、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指导,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联合会主办,江苏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共青团苏州市委、苏州市青年联合会协办的主题分享会,旨在通过主旨分享、导师团、讲师团聘任等方式,传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坚定各界青年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信心与决心。


此刻,我们心潮澎湃!

此时,我们深知——


这一位位

从前辈们手中接过火炬

继续攀登高峰的青年科学家们,

早已将

“科技报国、科技强国”之志,

埋入心中、担在肩上、揉进岁月,

锻造成了最纯真、最美丽的

青春烙印和奋斗华章!


向所有科研工作者致敬!

向每一位奋斗着的自己致敬!